<form id="n9xr9"></form>

    <form id="n9xr9"><nobr id="n9xr9"><progress id="n9xr9"></progress></nobr></form>

        <address id="n9xr9"></address>

              <address id="n9xr9"><address id="n9xr9"><listing id="n9xr9"></listing></address></address>
              阿里騰訊5.17億入股百望股份 企業服務戰場硝煙再起
              2019-03-25 13:02:30
              9826
              0
              創業邦 

              4-2 (2)_meitu_1.jpg

              (資料圖)

                近日創業邦得到消息,瘋狂投資的阿里和騰訊,居然聯合斥資5.17億人民幣戰略投資了企業服務領域的一匹黑馬,那就是發票數字化領域的獨角獸——百望股份。

                眾所周知,這些年AT之間的競爭如火如荼,從最開始的社交入口之爭、支付之爭,到后來的渠道之爭、線下之爭,競爭滲透到方方面面,去年隨著AT均轉向To B市場,雙方也開啟了企業服務領域的角逐卡位戰。

                在資本寒冬之際,特別是雙方構筑護城河的關鍵時刻,阿里和騰訊為什么會同時看中一家做發票數字化的企業,這對雙方的戰略布局又意味著什么?

                發票是To B服務的起點

                其實發票對于企業的意義,馬云早有關注。以他一手塑造的雙11購物節為例,10年間,交易額從5000萬增長到1682億,翻了3000多倍。

                而2019年1月1日電商法正式實施,所有電商企業均應具備開票能力,試想一下,一天1682億銷售額,后臺會有多少小二為了開票,忙斷了手、操碎了心?身為國內最大的電商平臺,為平臺商戶賦能,既是律法要求,也是企業吸引商戶的內生驅動力。

                百望股份恰恰是這樣一家能夠解決企業發票開具及管理問題的公司,按百望官網介紹,百望股份是國內領先的“互聯網+稅務”云平臺提供商,為大型企業客戶提供基于私有云的端對端一體化涉稅解決方案,為中小企業客戶提供基于公有云的財稅票綜合服務平臺,為小微企業客戶基于移動端的移動開票綜合服務平臺。

                而百望股份針對電商和新零售企業提供的高效便捷的自動化開票方案,將財務從繁瑣、復雜的開票業務中解救出來,消費者隨時隨地實現自助開票,系統與訂單直接連通,無須人工操作,即可實現開票。阿里在去年8月公開授予百望股份電子發票類金牌合作伙伴,雙方合作的緊密性可想而知。

                如果說阿里與百望股份的合作,有點像是查漏補缺,騰訊則是另一個套路。事實上,騰訊系的高燈科技,已經在交通運輸部路網監測與應急處置中心指導下,聯合各省市發行方共同打造“ETC助手”小程序,全面推動高速公路ETC申辦、充值、開票的線上化,完善高速出行的閉環體驗。

                而同樣隸屬于交通部的全國收費公路通行費電子發票服務平臺,正是由百望股份提供軟硬件支持并協助搭建的,據路網中心公布的數據,自2018年1月1日上線以來,平臺注冊車輛已突破525萬,開具電子發票金額711億,可抵扣稅額達12.6億元。

                僅在ETC通行費這一服務領域,電子發票即帶來了巨大的流量和社會價值。而高燈科技與百望股份以不同方式同時服務與交通部路網中心,展現的并非單純的競爭關系,更像是聯手把這塊蛋糕做實,確保業務場景全覆蓋,不給其他人機會。

                發票數字化賦能實體經濟

                電子發票是發票鏈條中的一環。延展開來,發票數字化的意義遠不止于此。發票作為商業交易行為的重要憑證,不僅連接著消費者與商家,還連接著商家與供應鏈。當競爭從To C向To B轉移之際,馬云、馬化騰都多次強調,在互聯網下半場,企業要為實體商戶賦能,為實體經濟提質加速。在這個過程中,發票是躍不過去的連接點。

                自1994年啟動稅制改革以來,國家一直采用“以票控稅”的征管邏輯,發票不僅僅是商務交易的收支憑證,也是企業記賬、計稅的重要憑證,企業日常經營管理活動過程中,銷售業務、采購業務、費用報銷、會計核算、稅務核算和納稅申報等工作都與發票息息相關,發票管理是企業財稅管理的基礎工作,也是企業涉稅風險管理的源頭。

                在過去20多年里,中國只有指定的稅控設備服務商能為企業提供涉稅及發票服務,這些傳統服務以笨拙、繁瑣、耗時耗力廣為人知。而金稅三期的全面推廣,在稅局大數據的監管下,企業原有的粗放和被動響應式的財稅及發票管理已遠遠不能適應外部監管和內部數字化轉型的需求。

                當此之際,百望股份橫空出世,宣稱要以互聯網思維改造稅務領域,為企業提供基于發票開具、應用、歸集、流轉為一體的數字化全流程服務。

                那怎么改造呢?

                創業邦咨詢了幾位企業財稅口的負責人,其中一位最近正在進行財務共享中心升級,他講了幾點讓我非常震驚,就是一家集團公司可能有上千名財務人員,每天就是處理開票、寄發票、改發票,收發票、驗發票,在系統進行抵扣,做賬,在網上做納稅申報等工作。即使如此,因為集團企業往往在全國各地均有分公司和網點,傳統的管理方式會造成稅務信息的割裂獨立,每家分子公司都是一個稅務信息孤島,無法保證稅務信息的準確性、匯總的及時性,更不用說及時享受國家的稅收優惠,能不出錯不被稅務稽查就不錯了。

                而百望股份用平臺化的思維,創新性地實現了稅務服務的數字化集中管控,真正實現了發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還能與業務數據、財務信息聯通,既高效且準確。

                按這位財稅負責人的原話說:“我們這些大型企業完全沒有偷稅漏稅的動機,所以特別不希望因為地方不謹慎,被稅務稽查、點名批評。使用百望股份的系統后,發票信息全部數字化、可視化,既方便審核,也方便后期追溯,極大地降低了企業的涉稅風險?!?/p>

                因為擊中了很多大型企業的稅務管理痛點,雖然成立僅三年時間,百望股份已經獲得了上千家集團客戶、30萬中小企業客戶的青睞,被工信部評為“2018年中國IT用戶滿意度——互聯網+稅務推薦品牌”,被科技部評定為中國獨角獸百強企業。

                而基于百望云的票財稅一體化平臺的絕對領先優勢,百望股份目前已完成企業征信大數據產品、供應鏈平臺產品以及互聯網金融的產品布局,為云平臺客戶提供票財稅、企業征信、企業供應鏈、企業融資等全方位的綜合服務。

                將這樣一家發票數字化領域的龍頭企業收入囊中,對阿里的新零售戰略、智慧制造升級、金融業務拓展,都將產生長遠的影響;而微信一直致力于將零散的C端用戶植入到To B場景,而發票作為財務報銷、企業入駐、公眾號留存粉絲的一個剛需入口,也展示了廣闊的市場前景。

              微信圖片_20180929091541.png

              點贊
              收藏
              强行从后面挺进人妻
              <form id="n9xr9"></form>

                <form id="n9xr9"><nobr id="n9xr9"><progress id="n9xr9"></progress></nobr></form>

                    <address id="n9xr9"></address>

                          <address id="n9xr9"><address id="n9xr9"><listing id="n9xr9"></listing></address></address>